朝臣并无意见,他们当然不敢和陛下攀比,真要是风头盖过沈罗珏,御史台的弹劾的折子能埋了那人。
回城后,沈罗珏又受到了全城百姓的欢迎,而且百姓们的态度比昨天她出宫时更热情,在娱乐活动匮乏的古代,夜晚烟花带给人的视觉盛宴足以让每一个百姓铭记于心。
同时百姓们也会记住带给他们美好事物的人,如果说昨天他们是来围观陛下的模样,今天则是在拜谢陛下,能与民同乐。
沈罗珏还是挺喜欢这样的画面的,受人拥戴的皇帝,和受人唾弃的皇帝,感觉完全不同,她需要这些百姓来肯定她的付出。
烟花就让他们高兴了,以后出来更多的事物,岂不是会更开心?
沈罗珏有些期待,期待未来她治下百姓会是何模样。
封禅大典是沈罗珏最后的娱乐时光,回到宫内后,她又开始了自己忙碌的生活,二月二后的初九,便是春闱第一天考试的日子。
在考场前,排出长长的队伍,队伍分为两队,一队为男,一队为女。
男子的队伍显而易见的人多车少,女子则完全不同,世家女出行怎会是单独前往呢?肯定要马车或牛车接送,仆从侍奉左右的。
进入考场后,两边才同步起来,考场第一步是验身,今日验身者并非平常官府的衙役,而是宫中出来的宦官与宫女,宦官仔细搜查男子,宫女则负责女子验身。
见前头验身者是宫女,世家女们悄悄松了口气,以往她们进宫也是要被宫女搜身的,不能带违制危险之物进宫。
宫中搜身的人下手较轻,但搜的更细致,他们眼尖的很,哪怕是将字写得蚊蝇大小,镌刻在贴身衣物上,伪装成墨迹,他们都能看清楚。
很快男子那边就有学子被人带走,他被人堵住了嘴,全程不断挣扎,在这个时候被拉走的学子,不用想,肯定是因为舞弊。
舞弊若是被发现,除了自己要承担责任外,还会牵连师友,不到片刻,就有同书院的学子被单独叫走复查,同时官员搜寻举荐那名学子的人,官府会给那人记上一笔。
举荐的学子中有人舞弊,还被官府记名,这事儿传出去举荐者名声会骤降,于读书人而言,名声就是他们的命,日后官途如何,全看名声,今日名声有损,来日就无法入朝为官。
真可谓,一人舞弊,全员遭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