甄俨在前几日,还跟兄长与三弟讨论过这个问题,不成想,数日之后,竟能见到真人,如何不吃惊。当然,最吃惊的是,这个家伙,也太年轻了吧?行冠礼没有?哦,戴着长冠,只是,比刚行过冠礼不久的三弟叔贤,还显得年轻几分……
马悍当然不指望上下嘴皮子一碰,就能让人相信自己的身份,所以他拿出随身所佩的印绶——这玩意可是从长安千里迢迢送到辽东,然后再从辽东转送辽西,出自宫中少府监制的正经官印凭信。
以甄俨的眼力,一眼就看出,货真价实,如假包换。当下肃然,再行见礼,心下又是吃惊,又是感佩。为什么?以人家的身份,就算是带几十兵马扈从都说得过去,但人家却只携一友人就来了,而且手无寸铁。如此胆识与姿容,却出身……咦!似乎没有此人的明确出身,莫非另有玄机?
甄俨心念百转,脚步不停,引领马悍、夏侯兰等人入府。行走于若大府邸,有如迷宫般的曲折回廓、花径、亭台楼榭之间。
甄俨笑指前方,对马悍与夏侯兰道:“前面那间宅子,就是府中会客正堂……”话音未落,不远处花树后人影一晃,甄俨脸色一沉,如此失礼,若是下人,必杖毙之。
树影之后躲藏之人,吃不住甄俨那恶狠狠地眼神,怯生生挪出半个身子:“仲兄……”
甄俨失惊,随即气恼道:“四妹,你……你躲藏在这干什么?”
马悍与那少女目光一碰,少女脱口惊呼:“是你!”
第92章 甄氏决断
这个少女,正是当日在滹沱河畔,马悍所救甄氏幼女的两个姊姊之一,也就是那个不怎么开口,却总跟其姊咬耳朵的“四妹”。
甄俨虽暗恼其妹冒失之举,但人已经站在眼前了,不介绍一下,就更为失礼,只得对马悍道:“这是俨之四妹,名荣,年未及笈,未有字。”
少女秀美的脸蛋腾地一下红了,嗔了兄长一眼,向马悍福了一礼,慢慢后退,隐于花树间。待消逝于诸人视野后,一提裙裾,慌慌张张跑了。甄荣脸红及逃开,是因为兄长那句话“未有字”。
汉时女子十五及笈,由父(无父则由长兄)许之一字,便可出阁,所谓的“待字闺中”就是这么来的。
甄俨的目光看似望着四妹逃离的方向,实际上有意无意瞟向马悍,但看到的,却是这少年向四妹颔首回礼,淡淡一瞥之后,随即收回目光,未见异色。
甄俨目光闪过一丝异色,他一向很为自家几个妹妹的容貌而自豪,整个冀州的豪强世族子弟,多有慕艾。尚未出阁的三个妹妹,包括最小的幼妹,都有无数求聃登门。这塞外边郡的少年都尉,竟不假辞色,果然不简单呢。
马悍不好色?当然不是,只是他见得多了而已。不说后世超多美女视觉轰炸,就算是白狼城那里,还有一个离姬,堪称绝色。甄氏诸女姿容虽丽,却仍逊色一筹,哪用得着扮猪哥像?嗯,或许甄氏那最小的幼妹,长大后堪可一比。
就在富丽而不失素雅的甄府正堂,马悍见到了甄氏当代家主,甄豫甄伯雅。
这是一个年约三旬,容貌清俊,眉宇间颇显儒雅之气的中年人——按汉代的平均寿命来说,三旬,的确可以算是中年人了。
宾主相互见礼,就席而坐。
得知马悍的身份,甄豫强捺内心的震惊,先向马悍表示敬谢之意,感谢他出手相助,杀贼救妹,更感谢其来访。客套一番后,又大加赞叹狼牙飞骑的精锐,不露痕迹地将话题引入马悍此行来意。
“此前甄氏宗人曾到辽东行商,与诸胡互市时,听得传闻都尉事迹,威名震辽西,便知白狼城必定是天下强兵,滹沱河畔所见,果然不虚。如此精强百骑扈从,天下大可去得,无怪乎可自辽西穿越千里,光临中山……呵呵!”
马悍何许人,一听就知道甄豫兜兜转转一大圈,就是想弄清楚自己此次率百余骑精兵悍将,伏船潜踪至此的目的。如果不把话说明白,估计接下来的谈话,半点营养皆无,净打哈哈了,他可没工夫整这无聊事。
事实上马悍也没打算隐瞒,因为他现在打算助袁绍,而甄氏毫无疑问也是站在袁氏一边的。哪怕马悍并不知晓甄袁之间在未来会有什么关系,也一定确定及肯定,在袁军与黑山军之间,甄氏百分百会站在袁氏一边,这是其阶级必然属性,不会因任何外力而改变。既然大家是同一阵营,那还有什么不好说。
“某将百骑,欲助袁公,邀击黑山,潜袭九门,可否?”
可否?简直太可了!甄氏兄弟惊喜不已,要知道九门距此不过三十余里,登高而望,甚至可以看到胡骑游哨远远卷起的烟尘。若不是隔了一条滋水,加上大战在即,黑山军不欲节外生枝,毋极城早就被胡骑围城了。正因如此,毋极城内外惊俱,生怕袁军失败。毫无疑问,一旦袁军与黑山军在合战中失利,九门胡骑必定渡水袭城,抄掠四方。甄氏族产可不光只在县城里,城外更有大片田地、庄园、谷仓、畜栏,纵有坞堡保护,只怕也会损失惨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