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都不记得萧氏,可王平安却记得,他心想:“要想长寿,远离宫斗。我是不会陪你们玩的,不过我可以让你们玩得更欢实儿些!”
他出了东宫,直奔太医署,身为太医们的大头子,他要想办什么事,根本不需要自己出手的!
第三百一十六章 恩比天高,情比海深
深秋时节,天气略寒,王平安也不坐车,也不骑马,大步向太医署走去,走了半晌即到,走出一身小汗,感觉相当地舒服!
进了太医署,太医们见他来了,连忙上前奉承。虽然王平安年纪不大,却管着他们这么一大帮“德高望重”的老人家,但一来王平安医术高,不服不行,二来王平安会为人处世,花起钱来,一点儿都不小气,这帮太医都被他喂饱了,见到上司来,岂有不溜须拍马之理!
应酬一通之后,王平安进了自己的屋子,命人叫来太医丞陶巨东。陶巨东正在为推广预防天花的事情,忙得不可开交,听王平安传唤,急忙放下手里的活儿,跑来见他。
客套几句,问了问天花事宜,王平安岔开话题,道:“陶大人,最近本侯想了个方子,想找你验证一下!”自称本侯,比自称本官,还要有范儿!
陶巨东眼睛一亮,王平安的方子最多,而且个个好使,不知今天他想出来的是什么方子。他笑道:“侯爷有新方子了,还请说与老夫知晓。”
王平安提笔想写方子,却又放下了,这种事情落于纸笔,就等于给人证据,这是万万不可的。他顺势将笔递给陶巨东,道:“本侯的手腕有点疼痛,提笔吃力,你来记录吧!”
陶巨东忙道:“侯爷的手腕怎么了,老夫来看看!”
王平安将笔塞给他,道:“没事,过两天就好。我说你记,上党参两钱半,炙甘草两钱,当归身两钱,炙升麻一钱,炙黄芪三钱……”他将药方说了出来。
陶巨东赶紧提笔记方,记完之后,他哦了声,道:“这个方子是治带下症的吧,可是治血瘀闭经的?”
王平安点头道:“不错,正是治这个病的,要空腹时服,服后平卧。你再记,服过这个方子两剂之后,还要再加减使用。这回是炙白芍两钱,上党参两钱,炙甘草两钱,当归身两钱,炙黄芪三钱……”他把加减后的方子,说了一遍。
陶巨东提笔再记,心中纳闷儿,这么个开方法,明显是见过病人了,这是对症下药啊,可不是根据药理,凭空地去研究方子。
记完之后,他问道:“这方子加减之后,如何用法?”
王平安道:“还是空腹服。还有个方子,你再记一下!”他又说了一个方子。
陶巨东记完之后,道:“这个方子是给妇人调理身子用的,药物配伍很是精准啊,应当是成方……吧?”
王平安道:“以前用过,很是有效。妇人服了这药后,不但能养好身子,而且更宜受孕,生儿子的机会大大增加!”
陶巨东大吃一惊,仔细地看向方子,道:“天下竟然有如此神奇的药方?”忽然想起来了,眼前的王侯爷绰号众多,其中有一个便是送子小观音!难不成,他就是靠这个方子,让妇人包生儿子的,听说洛阳有户人家,在他的帮助之下,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!
这药方其实只是调养身子用的,不可能让妇人包生儿子,但王平安却知,萧氏病是一定会好的,而好后很快就会为李治生下儿子,便是李素节。既然如此,那功劳何不……嘿,让陶老太医去立一立呢!
王平安又补了一句:“这方子极是灵验,但在服用之后,必须每晚午夜时分,焚烧檀香,连着念上一万遍阿弥陀佛,这才会灵验,不管是少了一声,或是多了一声,这方子就不灵了,也就生不出儿子了!”
陶巨东咝地抽了口凉气,这个方子可真够折腾人的,这里是太医署,这个方子不会先用在民间,而是会用在宫里的嫔妃身上,如果真的传入宫中,成为宫廷秘方,那宫里的嫔妃们可有的苦头吃了。
老太医幻想了一下,夜深人静之时,皇宫里处处冒烟,无数的嫔妃口念阿弥陀佛!一万遍啊,光记数就够费劲儿的,要是念着念着,没记好数,还得重头再念,那晚上也别睡觉了!
王平安说罢,摆手道:“这三个方子都是大有用处的,你好好辨证一下吧,我还有事,先回去了,有什么事,就去灵感寺找我!”
陶巨东忙道:“是是,侯爷慢走!”他又拿起方子,看了起来,这方子好啊,不如我回家也让新娶的小妾试一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