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3页(2 / 2)

王平安抄好一道奏章,抬头道:“按着咱们大唐的习俗,女儿的陪嫁即是分得的财产,她的兄弟倒也没有说错,她确不应该再继承田产了!”

李治见他感兴趣,自己也便又感起兴趣来,接着道:“可她的兄弟从没在父母身边尽过孝,一直在外地游玩,听说是吃喝嫖赌,样样俱全,一直是由这个女子和她的丈夫,照顾娘家的父母,她兄弟在父母过世几年后,才回的家,然后便要求继承财产了!”

王平安哦了声,道:“那就要看那对父母生前是怎么安排的了,如果留下书面遗嘱,要将田产给女儿,那就是女儿的,如果没有留下,那就算是女儿一直照顾出力,田产依旧要归她兄弟继承的。”

李治皱眉道:“无病,你这么个说法,岂非不通情理,难不成家业田产不给孝顺的女儿,反要给不孝的儿子?”

王平安笑了笑,道:“除非绝嗣,否则女子是不能继承家业的,儿子再不孝也是儿子。”

他心想:“就象你再懦弱,皇帝也会立你为太子,不会立女儿一样,就连武则天那样的女皇帝,到最后都没立太平公子为皇太女。没办法,这年代的规矩就是这么定的,你要是想改,得至少晚出生一千四百年!”

李治拿着奏章摇头晃脑地道:“不公平啊,不公平,这可真是大大的不公平了!”

他将奏章扔回到桌上,道:“这种兄妹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,竟然要写成奏章,呈给父皇看,还要让孤看,真真的莫名其妙。大唐子民何止千万,如要是个个家里的小事,都拿出来说一说,岂不是要累坏了父皇,还要累坏了孤!”

说话间,王平安已将剩下的奏章都抄好了,只剩下今天新送来的,他拿起李治扔到桌上的那道,道:“可不是嘛,殿下太辛苦了!”

其实,地方官呈送奏章是有讲究的,要选有代表性的,并非道道都是家庭纠纷,再说地方上能有什么大事,民间还不就是这种纠纷嘛!

王平安看了看这道奏章,又是先拟好了草稿,练习出李治的笔迹,这才往上面抄录。

抄到一半,他忽然想道:“在这个年代,李治竟然有这种想法,这倒是和他日后的所做所为相符。他日后不是听了武媚娘的话,弄出个什么二圣来吗,还让武媚娘垂帘听政。别的皇帝老妈垂帘,他可倒好,让老婆垂帘……也对,算起来武媚娘可不真的是他小妈么!”

李治吃饱了饭,感觉有些困,坐到自己的案后,打瞌睡去了。而王平安则继续批阅奏章,又过了小半个时辰,这才批复完毕。

王平安见李治竟然睡着了,只好摇了摇头,在桌上留了个条子,说自己去甘露殿了。他捧起奏章,出了崇贤馆,去见史忠臣。

甘露殿。

李世民处理公务累了,他半躺在龙书案后,就如李治一般,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。而史忠臣靠着盘龙柱,他竟然也在打瞌睡。

史忠臣这几天着实劳累,白天伺候皇帝,晚上还要在寝殿外面听声,他又不相信小宦官,所以凡事亲力亲为,再加上年纪大了,熬了几天,便有些熬不住了。

王平安来到殿外,见一众宫女和小宦官侍立在旁,他冲里面的武媚娘招手道:“媚娘,来舅舅这儿!”

武媚娘答应一声,迈着小碎步,跑了过来。

殿外几十号的人,人人都转头去看武媚娘,目光随着她身体的移动而转动。要说史大总管叫武媚娘的名字,他们马马虎虎还算是能接受,毕竟得宠和失宠,天天在宫里上演,他们基本上是羡慕,顶多有些嫉妒罢了!

可王平安是外臣啊,而且是皇上和太子驾前的大红人,他竟然自称是武媚娘的舅舅,这可就不一般了!要是哪个宫女在外廷有靠山,那就算不得宠,也不会太失宠,至少没人敢踩她!

很明显地,武媚娘巴结上了王平安这个大靠山,那么她当宫女的日子不会太长了,估计很快又要做嫔妃了!

小宦官和宫女们看向武媚娘的目光中,羡慕完全消失,嫉妒也随着她向王平安行礼,叫了声舅舅后,完全消失。现在几十号人的目光中,全都是恨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