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1页(1 / 2)

惠正心想:“我佛慈悲,今日是大好机会,与玄奘大师讨论经书,我的修为必会大有进展。”

有难则心想:“还没吃饭呢,昨天吃的佛前油果还剩了不少,咋不先吃点,然后再讲呢!”

唐玄奘回京之时,何等的热闹风光,可他再怎么受百姓尊重,大过年的,也不会有多少百姓前来听讲。听他讲经,有的是机会,可新春佳节却一年只有一次,百姓当然要先过完年,然后才能来的。

唐玄奘面对惠正和有难便即开讲,没讲多一会儿,里面又走出一人,竟是狄仁杰。狄仁杰不喜欢和那些功利的士子们混在一起,所以今天故意晚起了一会儿,这时才出来,见寺里士子全跑光了,不知干什么去了,心中明白,肯定是大哥出门了,他们不肯在此挨冻,所以也都溜了。

狄仁杰是不需要去复习功课的,他心里如同明镜似的,自己今科必中,只要不交白卷,那定会榜上有名,就算交了白卷也没关系,反正大哥一查姓名,见是自己的卷子,怕自己不中,说不定他都能代答了,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。

见唐玄奘开坛说法,闲着也是闲着,他便从殿里拿出个蒲团,坐在惠正和有难身边,扬着头,听起经文来。

丽正殿。

武媚娘一夜没睡,天亮之后,眼睛通红,心中已经打定主意,自己得把事情先和太子说明,免得小公主今天来到,太子不明真相,万一说漏了嘴,岂不糟糕。

不敢派别人去,而她自己也没资格派人去叫太子,只能暗地里去见。武媚娘来到院边小门,偷偷溜了进来,见丽正殿外并没有小宦官侍立,她不敢从正门走,便偷偷的从侧门溜进大殿。

丽正殿是李治的寝宫,从位置上讲,处于整座皇宫的腹地,禁卫是不能在此站岗放哨的,平常只有小宦官侍立。而今天不知怎么的,侍立的小宦官竟然减半,没有多少,而宫女更是一个不见。

武媚娘心想:“可能是昨天太累的关系,太子殿下便放了他们的假,太子殿下心真好,体贴宫人。不过,这倒是方便我了。”

大过年的,殿内守卫不紧,而武媚娘又是宫里人,属于“家贼难防”的那类人,她很清楚哪里应该派人,而哪里必不会有人站着,一路小心翼翼,慢慢向后殿靠近。

此时天色刚刚亮,正是睡回笼觉的好时候,小宦官们就算是侍立在殿里,也都在偷懒,一来昨天确实累着了,二来丽正殿里从来没有出过事,侍立站岗不过是个形式罢了,哪可能当真有贼或者刺客啥的?退一步说,如果真的有,他们这些当宦官的,小胳臂小腿的,难不成还能挡住么!

武媚娘心头砰砰乱跳,潜进了外殿,等了一小会儿,确定小宦官们都在打瞌睡,她这才慢慢的再往里走,最后绕过两个靠在柱上打瞌睡的小宦官,这才进入了后面的大殿,她停下了脚步。

里面很难再进去了,外殿侍立的小宦官偷懒,可后殿里的小宦官就不会了,不但不会,而且里面还站着好大一群的小宦官和宫女。

这些人是等着伺候李治起身的,都捧着脸盆和手巾等物,静静的,半点声音不出地等在殿内,只等李治一起床,他们就要进去伺候李治洗漱。

武媚娘心中焦急,这可怎么办,进不去了啊!唉,早知如此,我就早些起来好了,天没亮时就过来,那时殿内就不会有这些人了,只怪我想得太多,耽误了时间。

正在懊悔不已之时,却见史爱国从里面轻手轻脚地走了出来。

第五百零七章 四目相对

史爱国从里面走了出来,什么话也没说,直接走到提水壶的那名小宦官身前,努努嘴,示意小宦官掉水出来。

小宦官连忙将水倒进脸盆当中。史爱国试了试水温,摇了摇头,冲众人一摆手,小声道:“去换热的来!”众人连忙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。

史爱国在殿内站着,也不知在想些什么,而侍立着的小宦官们个个低着头,不敢看总管大人。

史爱国为什么打发走伺候洗漱的众人,武媚娘心里是明白的,肯定是李治今天要晚些才起来,而那些人等的时间长了,洗脸水和漱口水都已经凉了,所以史爱国才让他们离开,去换热的来,倒过水的盆也换新的来,皇宫里规矩大,换一样就得统统都换。只是不知史爱国为何站在殿里,不动地方。

武媚娘躲在柱子后面,一颗心都快要蹦出腔子了,她又害怕,又后悔,自己实不该这么冒失地偷偷潜进来。她按了按头,感觉太阳穴疼得厉害,一夜没睡,脑子有些不好使,竟然做出如此冒失的事来,万一被发现了,岂不要受到严厉之极的惩罚,那时就连王平安都救不了自己了。

武媚娘心中焦急,史爱国不动地方,她不但进不去,连出殿都没法出,就等于被堵到这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