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1页(2 / 2)

王平安道:“臣指的是您能独立处理朝政,单独办好一两件大事。您看皇上不就是独断朝纲吗,您不用象他老人家那样事必躬亲,但处理好一件两件的,这也行啊!”

皇帝对太子的期望,不过就是希望能够后继有人,把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守好,所以当太子的,只要能证明自己行,那没有哪个皇帝会不开心的,这就是帮皇帝最大的忙了。

李治听了,叹气道:“孤倒是想单独处理几件大事,可却没有机会,朝中有父皇和一众大臣,哪里轮的到孤!”

他拿起桌上的奏章,冲王平安晃了晃,道:“连送到这里来的奏章,都是最不重要的事,稍稍重要一点的事,父皇也都是先做了批示,这点无病你比孤还清楚。”

王平安干笑两声,心想:“你父皇还没驾崩呢,国家大事当然要他先看。”

李治唉了声,道:“不说这些烦心的事了,孤明天想去寺里进香,为父皇祈福,求神佛保祐父皇的病体早日康复,这也算是帮父皇的忙,你说对吧?”

王平安这才明白,弄了半天,说的帮忙,是指这个啊!他道:“进香这种事,也算是帮皇上吧,毕竟皇上自己是没时间去进香的。那臣这就回去准备一下,让玄奘大师准备几个好听的典故?”

李治摆手道:“不是去灵感寺,而是去感业寺,明天孤要陪宫中的娘娘,去感业寺进香。”

第五百四十七章 王平安不能陪着去

“去感业寺进香?”王平安一愣,紧接着就问了句:“那媚娘呢?就是臣的外甥女,她是不是也要去?”

李治眨巴了眨巴眼睛,没有立即回答。实事上,这两天他之所以这么消停,就是因为那晚的事,他涂黑了脸跑回丽正殿,洗干净后,就一直心中害怕,怕被人发现,更怕有人前来责问,可等了一晚之后,却并没有人来责问,甚至别人连这件事都没向他提起过。

李治第二天找了个机会,又偷偷去见武媚娘。武媚娘便将那晚的事,一五一十地说给他听,告诉李治不用担心,虽然有人看见了他,但却没有看清,而且越说越邪乎,竟把他说成了乌鸦精。

听说把事情推到了妖怪的身上,李治这才放下心来,爱啥妖怪就是啥妖怪,只要没人怀疑自己就成。

李治感觉没自己事了,心思便又多了起来,问武媚娘作戏是否要作全,让王平安进宫做场法事,去去邪祟,也好让大家都明白,武媚娘又“恢复”了正常,大家不用再怕她了。

武媚娘立时便摇头,告诉李治无需如此,她舅舅是个聪明人,万一来此做法,被他看出了什么破绽,那岂不糟糕,等于是弄巧成拙了,所以还是不请的为好。不过是谣言而已,又有什么好在乎的,大家以为她是被妖怪上过身的更好,都不敢来找她,不就方便李治了!

李治一听有道理,那就这么办吧。可两人又商量了下,感觉在宫里幽会,未免太过提心吊胆,想说点什么都得偷偷摸摸的,要想做点什么,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。

两人都是情浓恋热之际,一个是被爱情冲晕了头脑的成年男子,而另一个是长久得不到宠爱的成年女子,他俩碰到一块,都想着怎么能进一步的……了解对方,体贴入微一番,所以绞尽脑汁地想主意,想怎么能凑到一块。

武媚娘便提起了小公主要带她一起去感业寺进香的事,这时候的武媚娘对感业寺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,只是觉得那是一座普通的寺庙,而他们可以正大光明地利用这个机会,在宫外幽会。

武媚娘最擅长的就是抓住机会,现在机会就在眼前,她岂肯放过,而李治则什么事都要别人给他作主,听武媚娘一说,他也就同意了。两个决定在寺外幽会,找个借口到寺外游玩,然后觅一块僻静之处,促膝长谈一番,谈谈理想,谈谈人生。

计划做好了,那么只剩下一件事,在哪里幽会呢?总不能在树林子里吧!没关系,武媚娘早就做好了打算,已经埋下伏笔,只要李治证实一下,就万事大吉了。

李治看着王平安,故做疑惑地道:“你怎么问起她来了,你外甥女是谁来着,她叫媚娘,姓什么来着,孤没记住!”

王平安咬了咬嘴唇,心想:“又假装糊涂,你记不住别人,还能记不住她,开什么玩笑!”他道:“臣的外甥女姓武,就是在丽夏殿里种牡丹的那个。”

李治哦了声,道:“对对,孤想起来了,就是她。嗯,你提她干什么,她又不是娘娘,怎么会去感业寺进香?你要问的话,也应该是问小妹伊人才对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