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勤嗯了声,在他的记忆里姐姐李佳是个很贤淑的女子,嫁给了一个外地逃难来的穷孝廉,结果那穷孝廉跑到州里寻前程去了,把她和公婆留在家中,李佳以替人缝缝补补过日子,相当的紧巴。可他的记忆当中,却没有多少有关姐夫的,可能是那穷孝廉离家太久的关系,所以记忆模糊了。
何氏叹了口气,道:“那贾温乎不知啥时候能回来,说什么寻前程,也不知寻没寻到。”
李田哼了声,道:“如果寻到了,不早就把父母妻子接去享福了,哪能一直没信?说不定已经死在外面了呢!当初真是上了当,以为寻个孝廉当女婿,能让闺女过上好日子,结果反把闺女给害了。”
一说到贾温乎三个字,李勤便想起了一点点关于姐夫的事,但却不是什么好事。似乎贾温乎属于别的都不好,就是嘴好的那种人,什么事他都不出头,专门挑拨别人去办,然后他在后面乱出主意,久而久之,大家都发现他心眼儿太多,不够实诚,所以都不理他了。
贾温乎在老家混不下去,逃难到了富平,又在富平混不下去,只能又走,现在不知在哪儿混呢!
李田和何氏对女婿很是不满,说了几句便不再说,只是让李勤明天去看李佳,在姐姐家住一晚,替姐姐干些家务,李勤自是尽数答应。
吃过了“全豹宴”,村民们便各自回家,忙乎自家的事去了,李家三口也不例外。
第二天清早,李勤早早起来,喝了点昨天剩下的肉汤,将豹皮打了个包背上,一手挎着篮子,里面装着给李佳带的排骨精肉,一手提着根木棒,出了家门去找赵八斤,两人要一起进城。
第八章 姐姐
李勤出了家门,就听何氏在后面叫道:“儿啊,进城小心些,见着无赖躲着走……”
又听到李田气道:“糊涂婆娘,无赖算什么东西,为什么要躲着他们走?我李家的儿郎如果连无赖的亏都要吃,那以后还怎么光耀门庭?儿啊,不要听你娘的,进城要是见着无赖,打他们莫手软,大不了不在这里住了,又有什么了不起的!”
李勤回过身来,大声道:“爹娘不必担心,儿子丢过一次脸,不会再丢第二次!”他举了举手中木棒,转身离去。
走不多远便到了赵家,赵八斤早就等在门口,见李勤来了,他把死羊扛在肩上,和李勤一起出村。扶角村在富平县城的北边,他们一路向南而行。
路上,赵八斤道:“李大侄子,你进城要先去看姐姐吧?那我就去集上卖羊了,估计着得零卖,你见了姐姐后,便来寻我吧,咱们一起回村。”
李勤摇头道:“我得在姐姐家留宿,要帮姐姐干些活才行,象劈柴挑水什么的,安置好了才能回家。”
赵八斤点了点头,道:“这样也好。可怜你姐姐了,嫁汉嫁汉,穿衣吃饭,可她嫁了贾温乎后连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,当初我就劝你爹别找读书人当女婿,可他就是不听。什么孝廉,我看和他的姓一样,假的。”
李勤皱起眉头,他李家对贾温乎这个女婿不满,可却不愿意听别人也这么说。他道:“我姐夫既是孝廉,前程自然光明,应该很快就回来了。我姐姐留在家中照顾公婆,日后就算姐夫发达了,也要礼敬她三分,这才叫苦尽甘来。”
赵八斤却道:“一走两年没个信捎回来,这年头不太平,说不定他死在外面了呢……呸呸,瞧我这嘴,李大侄子你别生气,我不是要咒你姐夫!”
李勤笑了笑,并没放在心上,只是感到可能姐夫这个人,人缘确实不咋地,要不然为什么别人一提起他,都没啥好话呢。
十里路并不远,过不多时他们便到了富平县城。
富平县本是北地郡的首县,郡所治地,可由于地处边疆胡祸不断,朝廷便命令县中富户内迁,富户们怕财产受到损失,自然愿意内迁,可穷人谁在乎,仍旧留在此地。本地人少了,外地人便大量迁入,甚至不少胡人也来此安家,结果便是治安更加糟糕,官府也无能为力。
富平乱了也便罢了,毕竟只是一县,可由于曾是郡所治地,郡守也跟着内迁,跑到内地当空头大员去了,这便造成了北地郡没了郡守,只留下了一个富平县令,却又无法号令全郡。弄得各县自治,县令们互不往来,都只顾着自己的地盘,结果便是胡患更巨,盗匪横行。
可北地郡虽乱,却偏出勇士,象汉末的军阀董卓、李傕、郭汜、马腾、韩遂等人全是从西凉起家,而他们的主力精锐,却又都是从北地郡选出来的,有道是:凉州大马,横行天下,如遇北地,尽皆退拔。西凉兵强,可最强者又是北地郡的士兵。
灵帝当朝,宦官专政,大臣们忙着内斗,尽是短视之人,谁也不关心边疆百姓的死活,他们不会料到,数年后会有一场大火从北往南烧,把整个大汉朝廷烧成了灰烬,而这把大火的源头,正是现在李勤脚下所踩之地。
李勤站在城门前,望着破败的城墙,他叹了口气,这便是县城么?真是让人失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