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页(2 / 2)

门前那条水沟连通大河,里边的鱼儿特别多,平时有很多水鸟都在里边捉鱼,其中就有一大群青庄。

刘军浩原本想让自家的青庄勾引几只回来,谁知道一点效果都没有。那些野青庄的胆子比水鸭子可小多了,一看到有人靠近三丈以内,立马翅膀一扇飞走。

听他这么一说,刘军浩才想起真是这么回事儿。算算日子,往年这个时候水鸟也该迁徙到南方了。

可是自家这几只是怎么回事儿,看它们的样子,完全没有要飞走的意思。每天还正常进进出出,似乎半点都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。

“谁知道,也许是它们从小就和人类接触,已经丧失迁徙的习性了吧,等下上网查查看。”刘军浩后来在网上一查,发现青庄迁徙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天气,而是食物。到冬天的时候北方的水面结冰后它们很难找到食物,因此才被迫飞到南方。如果一个地方食物充足的话,也有少数个体留在北方繁殖地不迁徙。

左右无事,两人就一直下到学生放学也没有停手。刚准备继续摆一盘,张倩却在隔壁大叫着让他回去。

“怎么了?”刘军浩赶忙丢下棋子跑回院子。

“你看看……这是怎么回事儿,怎么有死鸟?”张倩停在厨房门口用手指着柴草堆说道。

“哦,我上午晒枣子,那些鸟跑过来偷吃,我就让豆豆在上边看着。咦……这么多?”刘军浩一看也愣住了。

好家伙,柴草堆边上扔了十几只鸟儿,大部分都是麻雀,还有两只灰马扎。

真是鸟为食亡呀,他是真没有想到豆豆一上午能捉这么多。

“这……咋办?”张倩望着那堆鸟儿说道。

“咋办,当然是油炸了,总不能扔掉吧?”说话之间,花猫又噙着一只麻雀跑下楼。

“不准上去了”张倩一把把它拦下来,说啥也不让豆豆再去祸害鸟儿。

不过这些已经被祸害的鸟儿,她仍然有些不落忍吃。

麻雀在刘家沟多得是,前些年差点都成灾了。每到麦子成熟的季节,这些家伙黑压压的一大片落在地里边,最少都是上百只。一趟过去,麦穗指定被啄掉一大片,很让人心疼。

以前这东西是“四害”之一,属于人人喊打的类型,刘军浩记得小时候每到麦子扬花的季节,村里都要组织人抓到麦秸垛里麻雀。

麻雀这东西除了冬天外好像很少垒窝,一般晚上都是直接钻进背风暖和的地方过夜,而麦秸垛是它们经常呆的地方之一。

到了晚上抓麻雀的时候,你根本不需要其他的工具,只要拿上手电提个蛇皮袋就可以。这些小东西一到了晚上就是睁眼瞎,啥东西也看不到。它们蹲在房檐下、麦秸垛里或者木头堆中任凭你拿手电去照也一动也不动。

这个时候,你只要伸手一捉,把它们往蛇皮袋中一扔就了事。那时候麻雀多得数不清,晚上运气好的话能逮大半袋子。

捉了之后一律油炸,当时他们这帮孩子劲头最大,几乎是一闲下来就提着布袋捉麻雀。刘家沟还流传着解放前地主老财“一只麻雀吃三碗饭”的吃法。

说是第一碗饭的时候要吃两条小腿和双翅,第二碗饭则是吃头和脊背,到第三碗的时候吃脯子。

等长到了以后,刘军浩基本上不再碰这些家伙。不过今天例外,这些家伙已经被咬死了,那就让它们再贡献一次吧。

于是乎张倩烧了一大锅开水,刘军浩利索的将麻雀拔毛除内脏、去头去爪子,不到半个小时,就将十来只麻雀收拾的干干净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