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7页(1 / 2)

就在张文浩埋头在成都的时候,聂敏慧忽然到访。

在张文浩的办公室里,聂敏慧见张文浩正在电脑前兀自研究者汽车的3d立体图,便笑问道:“怎么?新的车型遇到问题了?”

“没有。”张文浩微微一笑,道:“前期只准备推出三款车型,这三款车型的外形、内部造型都已经确定了,我现在就是在思考,该如何给车型进行编号。”

聂敏慧笑着说道:“我不懂这些,不过要提醒你一下,车型编号千万不要太繁琐,越直白越好,就好像宝马的1-7系,非常直观,越野车采用x系列,性能车采用,大众一目了然;反之,奔驰的型号定位就比较乱,大家众所周知的,就是s系,slk、clk、glk、c系列、e系列、b、g系列,乱糟糟的,不是资深车迷,根本就区分不了每一款系之间的核心区别。”

张文浩点了点头,道:“我初步的想法,是分成四个大路线定位,把车型分成四个部分,分别是轿车、越野车、商务车和性能车,然后把轿车细分成家用车、商务车与豪华车,每一个种类,都由一个特定字母作为开头。”

“那不就成奔驰了吗?”聂敏慧皱了皱眉,摇头说道:“太乱了,不好区分,其实,从你刚才的分类方式也可以看出,轿车是最大的一个部分,既然如此,那你就不如按照宝马的路线,把所有的轿车,都揉在一起,1系是紧凑型,3系是小型车,5系中大型、6系轿跑、7系豪华型。”

张文浩思忖片刻,道:“直接照抄宝马的划分不太合适,宝马的车型太多了,其实它一个系就是一款车,不同的型号,其实就相当于不同的版本而已,划分出这个多型号,反而显得很乱,最好是能想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新方式……”

聂敏慧开口道:“那奥迪的划分方式呢?单字母表示车系,单数字表示车型,也非常方便。”

张文浩眼前一亮,道:“这个确实更合适一些,而且奥迪的车型不多,这样的划分更简单,也更直观,还方便记忆。”

第二百五十章 突发事件

聂敏慧点了点头,笑道:“具体的你自己慢慢想吧,我这次来找你,是因为中辰的三种材料都已经实现了量产,只不过目前的产能还不算高,有些设备需要改造与定制,工人也需要不断的熟悉新工艺,其中铝制合金的工艺稍微简单一些,再加上中宇有一点底子,所以日产量能达到两吨左右,稳定之后,日产量应该可以达到10吨。”

“至于新型合金钢,这个的产量最大,我们就是主营钢材起家的嘛,所以日产量现在就已经达到了5吨左右,将来的产量应该可以达到日产80吨到100吨。”

“至于碳纤维……”聂敏慧摇了摇头,道:“我们以前底子太差,现在日产量仅有不足五百公斤。”

张文浩开口道:“现在全球的碳纤维总产量是五万吨到六万吨,平均日产不到两百吨,这个市场空缺最大,我们应该全力增加生产设备、扩大产能,相比其他两个来说,碳纤维更加重要。”

聂敏慧点了点头,道:“我准备先让他们摸索一下,把制造流程更加熟练,同时也准备继续扩大生产规模。”

张文浩微微一笑,道:“聂阿姨,这三种新材料,你只管开足马力去生产,相信我,市场只会供不应求。”

聂敏慧点头说道:“我这次来就是想跟你讨论一下这三种材料的定价问题。”

说着,聂敏慧道:“咱们的新型铝制合金,比现今发动机用铝合金的成本提高了大概30%,合金钢材的成本相比普通合金钢提升了20%,不过碳纤维的成本,只占到其他公司的百分之二十左右,你觉得,如何定价合适呢?”

张文浩思忖片刻,道:“聂阿姨,目前还没有定价的必要,你回头就把咱们这三种成品材料送出去,给全世界各大公立与私立的研究室与检测中心进行检测,还要把新型铝制合金、新型合金钢这两种材料送给全世界几大汽车生产商,你千万要记得,你是以一个纯原材料供应商的身份和他们进行接触的,和我东辰汽车,没有任何关系。”

聂敏慧抿嘴一笑,道:“我懂你的意思了,你是想先让他们看一看这两种新材料的好处,在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之后,再忽然宣布限制出口,甚至忽然宣布全世界仅有东辰汽车才会采用这两种新材料,这就是绝佳的广告效应。”

张文浩点头笑道:“所以嘛,一开始就不用想着定价了,别人还不知道这新材料的具体参数,定价又有什么意义。”

“好。”聂敏慧笑道:“既然是这样,那我就抓紧时间准备一下,到时候,把两种新材料分批的送出去接受测试。”说着,聂敏慧道:“我已经给了国家实验室一批样品,这个,你应该没意见吧?”

“当然没意见。”张文浩笑道:“只要大家都按照正常流程来沟通、交流甚至合作,我丝毫意见都没有,这个您来做主就行。”

“好。”聂敏慧微微点头,又问道:“文浩,你准备什么时候回燕京?”

“就这两天。”张文浩开口道:“等这边的生产任务都落实下去之后,我就回燕京,还要开发新发动机的模具,做好这个,新材料一到位,新的发动机就可以顺利出产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