甄沁利用辽东民风开放,加上公孙恭本身的原因,也不怎么禁止她出府,故而借其特殊身份,收集到了许多方方面面的情报。这些情报,有些有用,有些无用,经过襄平情报站初步整理,将有价值的情报通过信鹰传书、人员传送、客船转运等方式传回白狼城,再经鹰眼将情报过滤、整理呈交马悍过目。
所以,别看马悍远离襄平经年,但襄平城包括太守府发生的大小要事,他都一清二楚。当然,在时间上要滞后几个月,时效性差是难免的。不过,公孙度对白狼城的态度,由赞赏变疑虑,再由不满到忌惮,这个过程,早在去年就已显现。
马悍正是基于情报所示,知道此次与前番不同。前次是高调提醒某些人,白狼城不可欺,而这一次,面对逐渐强大起来的公孙度,敢于跨海向中原伸手的公孙度,最好还是当个安静的骑都尉,别逼公孙度过早发动为好——因为白狼城还没完成全部新兵训练,而已训练好的士兵,又缺乏实战经验。能够支撑起马悍信心的,也不过只有白狼悍骑千余骑而已。说到底,还是底气不足啊。
总而言之一句话——白狼城还没准备好,该低调时就尽量低调。
听了城守分析之后,白狼城诸将一时沉默下来,最后以赵云代表诸将郑重叮嘱一句而结束:“城守切切小心,若事有不谐,以脱身为第一要务,其余一切,皆可弃之。”
马悍深沉点头:“放心,襄平城在我的眼里,还称不上龙潭虎穴。”
次日一早,马悍与离姬、甘梅、念奴诸女一一道别,甘梅也说了与赵云类似的话“平平安安的去,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归。”
离姬则深深望了马悍一眼,道:“待郎君回来,离姬会告诉郎君一个秘密——或许,这个秘密有助于郎君摆脱眼前的困境。”
马悍笑道:“终于肯说了么?好,我一定回来洗耳恭听。”
二月十七,马悍、田豫及二十白狼悍骑,只带弓矢轻甲等基本武器装备,在满城军民欢送下,离开白狼城,前往觉华岛,在那里早已有一艘五百石的大客船在等着。迎候他们的,依然是从事郑高。
郑高告诉马悍,不需要带马匹去,到沓氏后,自有使君提供的一人三骑,可快速奔赴襄平。
公孙度还真不是一般的急啊!
马悍看了郑高一眼,从对方神情上看,似乎是知道一点内情的样子。嗯,海路漫漫,有的是时间探问。
二月二十,马悍、田豫离开觉华岛,正式踏上二赴辽东的旅程。
这一次,马悍又将遭遇怎样的状况呢?
第179章 辽东阴影
在前往沓氏的海船上,马悍从郑高的口中,终于了解了一鳞半爪,由此推测出公孙度此次急召的真意。
兴平二年正月,襄平城一处叫“延里”的地方,居民祭祀社神时,发现此处平空飞来一块巨石,高约丈许,数人合抱不拢。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,巨石底下有三块小石头鼎立为足,方向位置,仿佛长了眼睛似的,恰到好处。一时蔚为奇观,引得无数信男善女前来叩拜。
不久之后,襄平城悄然流传开一则传言,说是这块石头的形状与孝宣皇帝(汉宣帝)的冕冠相似,而奇石所在的延里,又与太守尊父的名讳相同(公孙度之父名公孙延),而社是祀土地神的地方,这表明公孙太守应当裂土封王。
这流言越传越广,越传越出格,最后到了别驾阳仪的嘴里,竟然成了“奇石临社,乃上天昭示,使君当拥有社稷;石生三足,乃喻示使君有三公辅佐……”云云。
公孙度的态度怎样,以郑高这样的低级从事,不得而知,他只从同僚嘴里听到,阳别驾曾在一次酒后醉言“吾与仲平(柳毅)、治高(公孙模)岂非三公邪?”
马悍听罢,半天说不出话,短短年余不见,公孙度的野心膨胀到这个地步了么?事情似乎很清楚了,公孙度这是要借谶言为自己上位造势啊!为此,连发急令,传召辽东、辽西、乐浪、玄菟、营州各郡县令长,以及各部乌丸、鲜卑大人,齐聚襄平,将要宣布他的新身份了。
对于这块什么奇石、什么神迹,在马悍这样见惯了后世各种伎俩的人眼里,不过是某些野心家自导自演的拙劣把戏罢了。骗骗乡下愚夫愚妇可以,放在他面前,不值一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