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页(1 / 2)

主公[校对版] 望平安 2582 字 22小时前

贾母叹了口气,道:“老头子,你说这些作甚,咱们是逃荒来的,别人又不是不知,再说这里去年大旱,哪里风调雨顺了?”

贾父气道:“什么老头子,要叫夫君,越老越没记性……”

李佳忙推了李勤一把,道:“你不是要去集上么,快走吧!”她不想让李勤看到公婆吵嘴。

李勤嘿了声,道:“姐夫有孝廉的功名,自是前程光明,想必不久便会衣锦还乡,到时姐姐定苦尽甘来,不过记得要叫姐夫为夫君!”哈哈大笑,出了院门,去找集市。

贾父在后面赞道:“李郎有见识,知道你姐夫定会衣锦还乡,等你姐夫回来后,定会提拔栽培你的!”

李佳和贾母很是尴尬,深怕这话被李勤听到,笑话他们。贾诩离家两年有余,没有只字片语捎回家来,还说什么衣锦还乡,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。

李勤出了胡同,转上大道,心想:“贾诩竟然落难到了富平,还娶了我姐。爹娘还说他们当初上当,才把姐姐嫁过去,这哪是上当……好吧,就算是上当,不过这个当上得也是挺有眼光的,汉末三国的名人里,能终身富贵且得善终者,唯贾诩也!”

虽不记得城里的路了,可他顺着人多的地方走,过不多时,便来到一块空地前,见不少人在高声叫卖,可不正是富平的集市么。

第九章 刺右肋

集市上,赵八斤把他的羊放在一张石案上,剥皮割肉分开来卖,由于他没有秤,所以只能估计着肉的份量来卖,而来买他羊肉的百姓,也并非个个使钱,往往以物易物,拿别的东西来和他换羊肉。

赵八斤割下一大块羊肉,递给一个穿破旧皮袍的胡商,这胡商是拿了一大包的调料跟他换的。

胡商接过羊肉掂了掂,摇头道:“太少了,也就两斤半。你看看我那调料,可是好几种混在一块的呢,还是用纸包的。你认识纸不,这可是官老爷们拿来写字用的,光是这纸包就值好几个钱!”

他晃了晃手里的羊肉,表示赵八斤只给了付调料的羊肉,却没付包装费。这年代纸张没有大量普及,就算是官府也仍在用绢帛或竹简传递信息,老百姓很少有见过纸的。

赵八斤哦了声,道:“包个调料而已,干嘛用纸这么贵的东西。”听纸是给官老爷写字用的东西,他便又剁下两根肉骨头,递给胡商,道:“这回够了吧!”

胡商喜笑颜开,笑道:“够了够了,足够熬上一锅浓汤了!”正要去接肉骨头,却忽见旁边伸过一只手来,把肉骨头抢了过去。

赵八斤和胡商同时吓了一跳,一起转头看去,就见石案旁边站着四五个大汉,领头的大汉身穿皂服,头上戴着乌沿帽,手里抓着那两根肉骨头,脸上的表情恶狠狠地,正瞪着赵八斤。

赵八斤见了这伙人顿时哆嗦起来,这伙人便是富平城里出了名的恶棍,领头大汉名叫汤表,是县令汤介的族侄。汤表仗着族叔的势力在富平横行霸道,上次打伤李勤的那个无赖便是他。

胡商也有点哆嗦,退后一步,他并不是富人,两根肉骨头对他来说可不算少,平白被人夺了去,自是心疼。胡商道:“汤,汤爷,怎地抢了小人的肉骨头去?”

赵八斤却惊诧不已,看汤表的服色是成了收税小吏,可集市里的小吏他认得,并不是汤表,难不成汤表仗着有族叔做靠山,抢了小吏的差事,现在由他在集市里收税呢?

疑惑马上就解开了,就听汤表身后的一个大汉道:“汤爷?叫错了,应该叫汤官爷,我们汤大哥从今天起负责在集上收税,上任的头一天,难道你不该出些孝敬么?”

汤表把肉骨头扔给身后的无赖,双手抱肩,对胡商斜眼蔑视,见对方还想啰嗦,便道:“爷爷看你象是匈奴人的探子,你要是不服,咱们衙门走一趟?”

胡商大吃一惊,又退后一步,急道:“汤,汤官爷说得哪里话来,小人是羌人不是匈奴人,怎会是探子?”顿了顿,他看向无赖手里的羊骨,哀求道:“汤官爷,小人是大良羌的,求你看在我们族长面上,把羊骨还给小人,小人家里的婆娘刚生产完,身子虚弱,急需进补……”

这胡商并非富人,如果不是家中妻子要补身子,他又没有现钱,也不可能拿调料来换羊肉,调料如果运到州府去,利润可是要翻倍的。两根羊骨对于富人来讲无所谓,可是对穷人来讲,哪里舍得?

汤表欺负人已成习惯,见胡商说出大良羌三字,他冷笑道:“你是刘胜的族人?你们那族长以为住在汉家城池里,再取个汉名,就是我大汉子民了?当真可笑!”

他一把抢过胡商手里的羊肉,喝道:“不提刘胜也就罢了,既然提了,羊肉一并孝敬爷爷了!”抬脚猛踹胡商的肚子,将胡商踹掉,他身后的无赖一拥而上,对着胡商猛踢。